COMEDIA 健康圖書館 » 【急救必備】燒傷燙傷,第一時間這樣做!

【急救必備】燒傷燙傷,第一時間這樣做!

Published On: 2025-01-06

在日常生活中,燒傷燙傷的意外時有發生,廚房中熱油飛濺、不小心碰到滾燙的開水壺、孩子玩火引發火災…… 這些突發狀況一旦出現,往往讓人驚慌失措。但你知道嗎?正確的急救措施在燒傷燙傷發生後的最初幾分鐘至幾小時內至關重要,它能極大程度減輕傷痛,降低傷殘風險,甚至可以挽救生命。今天,就為大家詳細講解燒傷燙傷的急救知識,一定要認真看下去哦,說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場!

一、認識燒傷燙傷的 “真面目”

燒傷燙傷本質上都是由於熱力,如火焰、熱液、熱蒸汽、電流、化學物質、放射線等作用於人體皮膚、黏膜及深部組織,造成組織損傷。從專業角度劃分,燒傷燙傷有著不同的深度分級。

  • 一度燒傷,僅傷及表皮淺層,表現為局部皮膚發紅、疼痛,無水皰形成,一般 3 – 5 天可自愈,不留瘢痕,就像輕微曬傷的感覺。常見於短暫接觸低熱物體,如不小心碰到剛出鍋不久還溫熱的盤子邊緣。
  • 淺二度燒傷,傷及表皮的生髮層、真皮乳頭層。此時皮膚出現大水皰,皰壁薄,基底潮紅,劇痛。如果處理得當,1 – 2 周可癒合,一般不留瘢痕,但短期內可能有色素沉著。比如被開水濺到手臂,大面積發紅起皰。
  • 深二度燒傷,傷到真皮乳頭層以下,但仍殘留部分真皮網狀層。水皰較小或較扁薄,基底紅白相間,感覺遲鈍,有拔毛痛。癒合需要 3 – 4 周,常有瘢痕增生。
  • 三度燒傷,最為嚴重,全層皮膚燒傷,甚至可達皮下、肌肉或骨骼。創面無水皰,呈蠟白或焦黃色甚至炭化,痛覺消失,皮膚感覺麻木,這類燒傷必須立即就醫,後期往往需要植皮等複雜治療。

二、燒傷燙傷發生時,爭分奪秒的急救步驟

  • 迅速脫離熱源

這是急救的首要關鍵。如果是被火焰燒傷,應立即就地打滾,壓滅火焰,或用厚重衣物、棉被覆蓋滅火,切忌奔跑呼叫,因為奔跑會讓火勢更旺,風助火勢,加重燒傷。若是接觸熱液燙傷,如被開水潑到,要第一時間脫去被熱水浸濕的衣物,但需注意,如果衣物與皮膚粘連緊密,千萬不要強行撕扯,以免加重皮膚損傷,可用剪刀小心剪開。對於化學燒傷,例如不小心沾染到強酸強鹼,要迅速用大量清水沖洗受傷部位,沖洗時間不少於 20 分鐘,盡可能稀釋化學物質,降低其腐蝕性,同時儘快撥打急救電話,告知醫護人員燒傷源是何種化學物質,以便準備針對性解毒劑。

  • 冷卻降溫

脫離熱源後,立刻用流動的冷水沖洗燒傷燙傷部位,持續 15 – 30 分鐘。冷水能迅速帶走熱量,減輕疼痛,減少滲出和腫脹。就像手被燙到後,放在水龍頭下沖,那種灼熱感會瞬間緩解很多。即便已經過了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才開始沖洗,也依然有效。但如果傷者出現寒戰、面色蒼白等寒冷耐受不良的情況,要適當縮短沖洗時間,避免低體溫發生。

  • 小心去除創面異物

在沖洗過程中,如果發現創面上有戒指、手鐲、手錶等配飾,或者泥沙、草木等異物,要儘量輕柔地去除。因為異物長時間留在創面,容易引發感染,阻礙癒合。但同樣,若異物與皮膚粘連緊密,不要強行移除,等待專業醫護人員處理。

  • 妥善保護創面

冷卻處理後,可用乾淨的紗布、毛巾或床單覆蓋創面,避免創面二次污染。不要塗抹醬油、牙膏、紅藥水、紫藥水等 “民間偏方”,這些東西不僅不能促進癒合,還可能影響醫生對創面的判斷,增加清創難度,延誤治療。

  • 及時就醫

對於輕度燒傷燙傷,如一度燒傷或小面積淺二度燒傷,經過上述急救處理後,若疼痛緩解,可居家觀察,保持創面清潔,塗抹適量燙傷藥膏。但如果燒傷燙傷面積較大(成人燒傷面積超過手掌大小,兒童超過 5% 體表面積)、深度較深,或者位於面部、頸部、手部、會陰部等特殊部位,又或是伴有呼吸困難、心慌、意識不清等全身症狀,必須立即送往醫院救治,途中要儘量平穩搬運,避免顛簸加重傷者痛苦。

三、特殊人群燒傷燙傷,急救要點有別

兒童燒傷燙傷是家庭中最揪心的意外之一。孩子好奇心強、好動,對危險認知不足,廚房的熱鍋、暖水瓶,衛生間的熱水器等都是潛在 “危險區”。一旦孩子受傷,家長首先要保持冷靜,按前面步驟急救,同時安撫孩子情緒,因為孩子大哭大鬧會使燒傷部位充血,加重疼痛與傷情。由於兒童皮膚嬌嫩,相同熱力作用下,受傷往往比成人更嚴重,所以哪怕看似輕微的燙傷,也最好帶孩子就醫檢查。

老年人身體機能衰退,皮膚變薄、感覺遲鈍,發生燒傷燙傷時可能反應不及時,而且老年人常伴有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傷口癒合慢,感染風險高。因此,對老人的急救處理要更加細緻,冷卻降溫時注意水溫別太低,防止老人受涼引發其他問題,就醫後要密切關注傷口癒合情況,配合醫生控制基礎疾病。

孕婦燒傷燙傷不僅關乎自身,還影響胎兒健康。孕期身體變化使皮膚更為敏感,燒傷燙傷後疼痛應激可能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急救時要格外小心,避免使用可能影響胎兒的藥物,送往醫院途中告知醫護人員懷孕情況,以便綜合考量治療方案。

四、燒傷燙傷後的康復護理與預防小貼士

經過急性期治療,燒傷燙傷進入康復階段,護理同樣不可小覷。要保持創面清潔,按照醫囑定期換藥,防止感染。淺二度以上燒傷癒合後,皮膚可能會有瘙癢感,千萬別撓抓,以免抓破新生皮膚,引發感染或瘢痕增生,可適當塗抹止癢藥膏或輕輕拍打緩解。對於有瘢痕增生傾向的部位,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矽酮凝膠、壓力衣等抗瘢痕治療措施,減輕瘢痕攣縮。

預防永遠勝於治療。在廚房做飯時,要養成良好習慣,如將熱油鍋、開水壺等遠離爐灶邊緣,避免孩子觸碰;給孩子洗澡時,先放冷水再放熱水,調好水溫;家中的取暖設備、電器等要有防護裝置,防止意外接觸燙傷;使用化學清潔劑等物品時,嚴格按照說明操作,佩戴手套,避免皮膚接觸。

結語

燒傷燙傷雖然可怕,但掌握了正確的急救知識,就能在關鍵時刻為自己和他人築起一道生命防線。希望大家都能牢記這些要點,遠離燒傷燙傷風險,倘若不幸遭遇,也能冷靜應對,讓傷害降到最低。把這份急救攻略分享給身邊的人吧,多一個人知曉,就可能多挽救一條生命!


**本文章由COMEDI Health醫療資訊團隊內的醫護專業人士覆核。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可視作醫療建議,亦不能取代閣下就個人健康狀況向合資格的醫護人員作出諮詢。

關於COMEDI Health線上醫療平台
COMEDI Health為香港領先的線上醫療平台,為用戶提供最新醫療及醫生資訊,並提供線上預約、視像問診、健康商城、智能醫生配對等功能。

關於COMEDI Health醫療資訊團隊
COMEDI Health 雲集註冊醫生、護士、中醫師、營養師、心理學家,致力成為照顧者的遙距醫療夥伴,提供多元健康資訊,令你活得健康且快樂。